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浙江省缙云46家石材企业迎来转型升级

“现在,我们正在准备购置吸尘装置、污水处理设备等,还有雕花机,花费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。”玉岭石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周方说。6月15日,集中在官店、周村、下洋、仙都等地的46家石材企业

已经停产,9月15日,原石材市场内的各种设备已经拆除。日前,官店村10万多平方米的原石材市场用地上,土地平整工作正强力有序地推进。“在平整工作到位之后,将在原有土地上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和绿化景观,到时,‘脏、乱、差’现象将得到有效治理。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的石材石雕产业一直是缙云县的传统产业。缙云,因为楼房墙体建筑的建材以条石为主而获得“石城”的称号。当时,从事开采凝灰岩生产条石的劳动者人数众多,80年代,这一行业进入鼎盛时期,成为缙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。“90年代后,人们对楼房建材的要求高了,因为条石透气性能不好,就逐渐被红砖代替。但石材石雕产业并未消亡,整个行业转向了亭台楼阁、栏杆雕凿等领域发展。”李周方介绍说,风景旅游点开发、新农村建设等带动了石材石雕产业新的发展。

石材石雕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缙云县共有石材石雕加工企业55家,从业人员500多人,租用土地约250亩,近年来工业产值已达上亿元。主要分布在壶镇、东方、仙都街道等地,相对集中在五云街道官店村。主要产品以石结构的石亭、牌坊、栏杆等园林设施为主,以凝灰岩为主要原料,产品自然、美观、大方,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。2009年,缙云石雕被确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是缙云县三大文化之一。石材石雕产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,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,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。

但是,石材石雕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。首先,是环境问题,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、噪音、污水等污染严重影响了附近好溪流域饮用水水源水质。其次,这些企业本身存在低、小、散的问题,它们大多是从家庭作坊起步的,存在生产设备简陋、规模小、产值低,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。在土地使用上,大部分石材加工企业都没有土地使用权证,属于违法使用土地,并且石材加工厂房全部都属于违章建筑。还有不少企业没有办理工商登记执照,属于违法的无证经营。再次,部分加工企业对仙都风景区整个区块的布局也产生了影响,不利于仙都风景区主要出入口的良好旅游形象塑造,同时,由于靠近公路,增大了公路流通压力,附近交通运输秩序混乱,所以广大干部群众对石材市场整治搬迁的呼声强烈。

为保护好溪水源、改善当地环境,创建国家级生态城市,同时为仙都风景旅游区打造5A景区服务,重新规划整个区块的布局,从2013年开始,县委、县政府对石材石雕行业进行集中整治、搬迁提升。按照全省三改一拆要求,拆除违章,整治零星石雕石材加工点,淘汰落后工艺,推进产业集聚发展、转型发展、绿色发展。2013年8月,缙云县成立了缙云县石艺文化产业园指挥部,同年9月,正式出台了《缙云县石材石雕企业集中搬迁工作方案》,把官店、周村、下洋、仙都等共46家石材加工企业列入一期搬迁重组入园的范围。重组后的石材公司(1家总公司下属8家全资子公司)于2014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,目前正按照产业园区相关要求,积极筹备入园工作。

石艺文化产业园选址在五云街道与舒洪镇交接处的邵弄岙。“选址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,这个地方不靠近好溪,附近也没有居民区,同时我们也对环境进行了科学、系统的评估,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求入园的企业要达到一定的标准,验收合格后才能入驻。比如要对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化改造,要购置吸尘装置、污水处理设备等,并且技术也要跟上”,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

“要入园也不容易啊,现在停产待建阶段,我们主要准备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成本投资短期内肯定是增加的,但从长期来看,对整个行业确实会有质的提升。转型升级是痛的,但痛过之后是新生”,李周方笑着说。